2025第13屆「新聞的政治、文化與科技」國際研討會議程公告

會議日期:114年4月25日(五)    研討會議程

會議時間:09:00~17:00(8:30開始報到)

會議地點:世新大學管理學院大樓2樓M202(台北市文山區木柵路1段111號)

※論文發表流程須知:
1.主持人致詞與介紹發表題目 5 -10分鐘為原則。
2.每場次的每篇論文發表時間 12分鐘為原則。第12 分鐘會按1短鈴聲以示提醒
3.每場次所有論文發表完畢才開放現場提問以及論文題目回應。請主持人負責掌控提問之流程與時限。

時  間 議程內容
 8:30- 9:00 報到
 9:00- 9:10 開幕致詞

陳清河 世新大學校長

蘇建州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教授兼任新聞傳播學院院長

許志明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兼任系主任

9:10-10:40 第一場次

主持人:許志明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發表1】威脅、騷擾、抨擊何時了? 探究網友惡意攻擊對記者心理與工作的影響
發表人:陳秀鳳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助理教授 / 劉蕙苓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特聘教授兼文化資源學院代理院長兼行政副校長兼代理所長

【發表2】YouTube新聞短影音標題策略與觀看數關聯分析:基於文本與數據挖掘的實證研究
發表人:鄭緯筌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兼任教師/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位學程博士生

【發表3】當代科技巨頭面臨之監管與應對:以美國政府訴 Google 壟斷案為例
發表人:左如弘 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生

【發表4】新聞中虛擬實境(VR)技術的應用及對受眾理解和情感反應-以台灣受眾視角
發表人:王駿凱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碩士生

10:40-10:50 休息
10:50-12:20 第二場次:

主持人:胡光夏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教授

【發表1】PBL教學法提升新聞系AI技能之實踐與挑戰—以《AI與媒體產業》為例
發表人:許志明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黃東烈 寰宇電視董事長/世新大學新聞系兼任客座副教授

【發表2】人工智慧對新聞傳播的挑戰與因應策略:歐盟《人工智慧法》的規範
發表人:吳巨盟 世新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陳政緯 世新大學廣電系電影組學士

【發表3】生成式AI賦能傳媒課程教學與師生關係重塑
發表人:沈孟湄 池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教授

【發表4】與機器和演算法溝通:從人工智慧到人工傳播
發表人:林思平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教授

12:20-13:30 午餐
13:30-15:00 第三場次:

主持人:胡幼偉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

【發表1】臉書「霸社」社團中特殊語詞之使用與男性霸權再現
發表人:蔡昀杉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碩士生

【發表2】社群媒體平台的意見表達與政黨情感偏好:以Threads為例
發表人:謝宣及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生

【發表3】傳統地方電視台轉型與存在之必要—以南投新聞為例
發表人:李偉廷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碩士生

【發表4】運動賽事之沾光效應與情緒渲染對應援行為之影響研究:以2024世界棒球12強賽為例
發表人:張睿廷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生/林沂玟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生/洪雅慧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教授

15:00-15:10 休息
15:10-16:40 第四場次:

主持人:謝奇任 國防大學新聞學系教授
【發表1】新聞專題寫作格式的探討:接受美學理論下的「作者面」視角
發表人:李明哲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教授

【發表2】聰明的閱聽人:西馬來西亞華文報章假新聞案例初探
發表人:黃招勤 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高級講師

【發表3】真實與虛假的分界:AI如何描繪假新聞的語意輪廓
發表人:康力平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助理教授

【發表4】戰爭新聞中的死亡符號: 以台灣影音新聞對布查事件的報導為例
發表人:林宇玲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教授

16:40-17:00 閉幕致詞

2025年第13屆「新聞的政治、文化與科技」國際學術研討會壁報組

【發表1】探討有線電視的現況與未來
發表人:彭德裕 朝陽科技大學博士生

【發表2】從AISAS模式看KOL幽默廣告價值
發表人:謝宣及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生

【發表3】勁敵或盟友? ─人工智慧環境下新聞記者的角色定位
發表人:林芳妤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碩士生

【發表4】以 UTAUT2 模型研究短影音與長影音對消費者 購買行為的影響―透過 YouTube 業配長影片和 Instagram Reels 產品推廣短影片為例
發表人:張純婷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碩士生

【發表5】AI 與新聞的交織:臺灣近十年研究回顧與未來展望 ——以文獻計量分析作為方法
發表人:劉立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生

【發表6】當玩具IP成為一種文化符號:以Labubu為例的傳播政治經濟學分析
發表人:李雨蓉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碩士生

【發表7】媒體科技的三重構連:Z世代在TikTok上的使用動機與實踐
發表人:施書理 中國文化大學

【發表8】以兩階段傳播理論探討戰爭新聞在社群媒體中的意見領袖對群眾議題認知與情緒之影響
發表人:劉芮瑒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碩士生

【發表9】身體主權vs生育交換:臺灣代理孕母議題的媒體再現分析
發表人:黃安眴 中國文化大學

【發表10】為什麼讀者會付費?新聞訂閱意願研究
發表人:吳思嬋 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生

【發表11】文化輸出?認知作戰?台灣媒體對《黑神話:悟空》的新聞框架分析
發表人:曹靜芝 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生/胡清暉 國立台北大學數位行銷學程兼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