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走進花蓮部落 偏鄉學童用創意說族語故事
【花蓮報導】
AI科技也能成為文化傳承的橋樑!世新大學新聞學系與亞洲水泥公司攜手合作,於7月15日至16日在亞泥花蓮廠園區舉辦「AI短影音繪本創作教學計畫」,邀請花蓮縣新城、秀林、佳民三所國小中高年級學生參與,以生成式AI技術為工具,創作出富含原住民傳統故事意涵的短影音繪本。
活動歷時兩天,共有近40位四至六年級學童參與。由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系主任許志明親自授課,課程內容涵蓋AI圖像生成、故事腳本構思、影音剪輯實作等多元創作面向。學童們從太魯閣族文化與發想出發,透過AI生成圖像工具、剪輯軟體,逐步完成一部部富含個人觀點與文化想像的繪本短片。
這次課程內容豐富且具文化傳承意義,首日課程以認識生成式AI工具為起點,學生在耆老瓦旦·諾布講述太魯閣族的紋面文化汲取靈感,並嘗試以AI生成工具轉化為視覺圖像與劇情架構。第二天則著重影音後製教學,包括剪輯、配樂、上字與片頭設計等技術實作,最終輸出成完整的MP4短影音作品,並在課程尾聲進行成果發表與講評。
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表示,身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董事,他特別重視文化教育的扎根。此次計畫不只著重AI技術的教學,更希望孩子們透過文化故事的創作,建立自我認同,理解族群的歷史與價值。「我們希望孩子不只是學會用AI,更能學會用科技說一個屬於自己的文化故事。」
除了科技與文化融合,課程中也穿插媒體素養教育,讓學生了解假訊息查核的重要性與數位世界的倫理與風險。主辦單位期盼,透過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孩子在享受創作樂趣的同時,也培養負責任的數位使用態度。
亞洲水泥公司指出,企業長期投入教育關懷,這次特別與世新大學攜手合作,是希望讓科技教育資源深入偏鄉,縮短城鄉差距,並協助學生培養面對未來所需的創造力與科技應用力。
活動最後,所有參與學生將獲頒由世新大學核發的「AI短影音繪本創作營結訓證書」。在頒獎與分享中,孩子們紛紛自信地介紹自己的作品,也讓現場來賓看見科技教育在文化傳承上的無限可能。

太魯閣族耆老瓦旦·諾布為孩童講述太魯閣族文化(資料來源:世新大學提供)

原住民學童用AI生成圖片(資料來源:世新大學提供)

AI短影音創作教學營大合照(資料來源:世新大學提供)

原住民學童與自己生成的AI圖片合照(資料來源:世新大學提供)

世新大學新聞系系主任許志明教導孩童使用生成式AI(資料來源:世新大學提供)